PCR消费后回收材料加工过程及认证要求
PCR消费后回收材料加工过程及认证要求
消费后回收材料(Post-Consumer Recycled,PCR):来源于消费者使用后丢弃的塑胶制品,如塑料瓶、塑料包装、塑料餐具等。这些材料经过回收、清洗、破碎等处理后,重新加工成新的塑胶原料。
加工过程
回收:将废弃塑胶制品收集起来,进行分类和筛选。
清洗与破碎:去除杂质后,将塑胶制品破碎成小颗粒。
熔融与成型:将破碎后的塑胶颗粒加热熔融,重新成型为新的塑胶制品或原料。
质量检测:对再生材料进行物理性能、化学性能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检测,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。
应用领域
包装材料:如塑料瓶、塑料袋、塑料托盘等。
建筑材料:如塑料管材、塑料板材、塑料地板等。
汽车零部件:如保险杠、内饰件等。
电子产品外壳:如电脑外壳、手机外壳等。
PCR再生材料还可用于制造农业用薄膜和水利工程中的管道等制品。
优势与挑战
优势:使用PCR再生材料有助于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,降低资源消耗,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。
挑战:再生材料在回收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或降解,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。此外,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法规和认证要求也增加了应用难度。
PCR消费后回收材料认证是一种环保认证,它依据ISO14021标准,针对消费后的再生材料建立了一整套可追溯验证的管理体系。该认证旨在确保再生塑料从废塑料原材料辨识、采购、运输到工厂再生生产具有全链条可追溯信息,真正做到消费后塑料回收再利用,减少塑料污染。